【省媒看偃師】走近二里頭執鑰者
2021-12-31
2021年,恰逢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。百年來,無數考古人篳路藍縷,不遺余力地探索中華文明的源流。其中,夏文化探索一直是考古和歷史學界研究的熱點。因為夏王朝的建立,被看作是華夏民族告別史前孩提時代的成丁禮。尋找夏,一直是人們心中拂不去的夢。
1959年,一位學者在豫西大地、河洛之濱的二里頭村開啟了探索夏文化的肇始。經過62年不間斷發掘,距今約3800年到3500年,“最早的中國”神秘面紗,逐步被揭開——
最早的宮城、最早的多進院落的大型宮殿建筑和中軸線布局的宮殿建筑群、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網、最早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、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……
河南偃師二里頭,一個平凡的豫西小村,從此走入中華文明發展史冊。以其為典型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,在“夏商周斷代工程”和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”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是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。
62年,幾代考古人接續奮斗,手鏟釋天書,行走在尋找二里頭文化密碼的道路上。他們的歷程,注定是一部遼遠、深邃、滋味綿長的宏大交響。
自伊洛合流處向西,沿洛河上溯大約5公里,洛河南岸的平疇沃野上,散落著洛陽市偃師區翟鎮鎮圪當頭村、二里頭村、四角樓村等村落。春種夏長,秋收冬藏,村民祖祖輩輩過著耕讀傳家、守望相助的傳統生活。
1959年春,根據歷史文獻記載,著名史學家徐旭生推斷夏人活動區域主要集中在豫西、晉南地區。他向時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(現屬中國社科院)所長夏鼐提出探索夏文化的建議,帶隊奔走于嵩山山麓和伊洛平原尋找“夏墟”。
隨身背著鋪蓋卷,71歲高齡的徐旭生每天步行20多公里,誤飯點買紅薯、饃饃充饑。路遇大雨,他脫鞋光腳步行在泥濘路上。
文獻記載商代第一個王都即商湯的西亳,大概在洛陽以東偃師一帶。當年5月15日,徐旭生到了偃師。5月16日一早開始尋“古亳遺址”。徐旭生在當天日記中寫道:“往西走一二十里,未見古代陶片。過洛河南,漸見陶片。至二里頭村飲水?!倍镱^,第一次出現在考古學家日記中。
在二里頭村南、四角樓村東、圪當頭村西,大約3平方公里的地方,徐旭生最終發現一處大型文化遺址,他稱“此遺址范圍東西長約3—3.5公里,南北寬約1.5公里……為商湯都城的可能性很不小?!?/span>
雖然徐旭生并未認定二里頭遺址為“夏墟”,但他的田野考古為夏文化探源拉開了序幕。作為公認的二里頭遺址發現者,他被稱為“考古尋夏第一人”。
中國考古學上許多重大發現,都出于偶然機遇,而非按既定的學術目的探察所得。二里頭遺址的發現,屬于后者,是歷史學家與考古學家在踏查傳說中的“夏墟”時發現的。
自徐旭生之后,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的四代隊長——趙芝荃、鄭光、許宏、趙海濤,接力傳承,以“面朝大地”的姿態,在這里尋找華夏文明的源頭。
如歌的行板
第一鏟土
徐旭生發現二里頭遺址后,31歲的洛陽發掘隊隊長趙芝荃敏銳地感覺到,這是一處重量級的遺址。他當即請求發掘,很快獲批。
1959年秋,收獲的季節。二里頭工作隊的第一代隊長趙芝荃,掘開了二里頭遺址第一鏟土。
工作隊住在離工地最近的圪當頭村里,當年的圪當頭大隊10號院是他們臨時的“家”。
駐地舊址
2021年12月8日,郭振亞帶我們找到了10號院。70歲的郭振亞曾是圪當頭村村干部,和四代工作隊隊長都有交情。
這是一處普通的農家院,院墻及五間土坯房已坍塌,僅剩一處小門樓,門楣上仍有弧形精美花卉磚雕。院落內外,被瘋長的灌木叢占據。
就是在這個小院里,趙芝荃和隊員們自己燒火做飯,每天早上背著手鏟、尺子、記錄本準時下地,“民工少,幾乎所有活兒都是隊員干?!惫駚喺f。
趙芝荃又高又帥,“一口京腔,講話字正腔圓,像電臺播音員”。他個性平易近人,會處事善交友。晚上在村里散步,老鄉們會熟稔地和他打招呼:“喝湯了沒?”郭振亞至今記憶猶新。
生活條件差、專業設備落后,都沒能嚇退趙芝荃。白天,他帶人頂著日曬一層層仔細勘查探方,不敢漏掉蛛絲馬跡;晚上,他趴在煤油燈下,一絲不茍謄寫發掘記錄,盡可能留下詳細的現場資料。為了能拍到一張滿意的遺址全景照片,他帶著隊員們把兩根木梁接一起,裝木楔為蹬,爬到10米高處去拍照。
被業內稱為特別有發掘經驗的趙芝荃,就是這樣帶著隊員一鏟一鍬掀開黃土,接連完成了二里頭一號宮殿基址、二號宮殿基址發掘,揭開了宮殿區外部分手工業作坊遺址,讓人們對二里頭遺址整體布局有了概括性了解。
豐富的文化遺存,揭示著一個新的文明發展階段。1977年,夏鼐對“夏文化”概念予以界定,首次提出“二里頭文化”的命名。二里頭,自此蜚聲國內外。
趙芝荃
1979年,趙芝荃調離二里頭遺址,開始整理發掘報告。1983年轉戰于偃師商城遺址,一直干到退休,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田野考古事業。
接替趙芝荃,鄭光成為二里頭工作隊第二代隊長,他和趙芝荃有共性——“艱苦樸素、踏踏實實”,也有差異,鄭光“有點書呆子氣,不善與人打交道”。
其時,二里頭遺址進入搶救性發掘階段。鄭光進一步細化了二里頭文化分期,重點發掘了以鑄銅作坊為代表的遺址,發現了大量器物,以實物證明二里頭文化進入青銅文明階段。
1987年,二里頭村給工作隊劃撥了5畝土地,鄭光率團隊建起了工作站。北京來的“候鳥”終于不再打游擊,有了自己的家。建房前,鄭光先給地基做了個漂亮細致的考古發掘,發掘出一座貴族墓,發現了一處制骨作坊遺跡。
建成后的工作站沿用至今,它位于二里頭村東側,大門是仿古式樣,渾厚高大,其上布滿銅釘。工作站分內外院,內院中有鄭光設計的門形二層樓,中心花壇植有兩棵茂盛的蠟梅樹。已是冬日,橢圓形密葉間萌出金黃飽滿的小花苞。高高的枝丫頂,數朵燦然。這梅花,當年陪伴著鄭光,日復一日地重復著鉆探、發掘、拍照、繪圖、整理等工作。
一塊大石立于院落中,刻有鄭光所撰對聯:“朝天蜀圭植洛璧,鎮中磐石定乾坤?!辈簧蒲赞o的四川人鄭光,用這種方式表達著扎根中原考古的決心。
鄭光
鄭光每年在工地上至少工作十個月。有一年,時近臘月他還未回北京,房間用燃煤取暖,大風倒灌進煙囪,鄭光煤氣中毒,人摔倒在地,頭都擦破了。
趙芝荃和鄭光,在二里頭都做了20年工作隊隊長。工作隊第三代隊長許宏評價:“兩代老師,通過嚴謹扎實的工作,以陶器為中心,建立起可靠的文化分期譜系框架;宮殿基址和鑄銅作坊等重要遺存的發掘,確立了遺址作為早期王朝都邑的重要學術地位。這是以后所有研究工作的基礎?!?/span>
激情的快板
“最早的中國”
二里頭工作站許宏辦公室內,半舊的寫字臺靠窗,擺著一瓶未開封的瀘州老窖,這是隊友給他留的孩子的喜酒。臺上小書架立著標牌:“授予許宏先生圪當頭村榮譽村民”。家具上蒙著薄塵,顯然主人不常在此。
酒和標牌,透露出主人個性,愛酒,接地氣。
許宏(右)
許宏,二里頭工作隊第三代隊長。他興趣廣泛,身份多元,性格外向,語速快腦子轉速更快,講話激情飛揚。
1996年,許宏博士畢業進入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工作,參與偃師商城遺址的發掘。1999年,許宏從偃師商城遺址,調入6公里外的二里頭遺址工作。
從1999年到2019年,這是許宏擔任隊長的20年,是二里頭遺址考古取得最豐碩成果的時期。許宏說:“最難忘的事還真不是發現‘超級國寶’大型綠松石龍形器,是‘想’出了一座宮城?!?/span>
大學時,許宏曾聽蘇秉琦教授講“在考古工作中,你只有想到了什么,才能遇到什么”。他說:“二里頭宮城,就是通過學術設計‘想’出來并驗證到的?!?/span>
攻讀博士學位時,許宏師從城市考古專家徐蘋芳教授,把從仰韶到戰國時期上千座城址過了一遍。到了二里頭,他白天忙鉆探發掘,晚上翻檢前輩留下的勘探發掘記錄冊。他發現1976年鉆探發現二號宮殿基址時,已在其東側鉆探出一條南北向大道,追探出了200余米。那一刻,他很興奮:“這可能是揭開宮殿區布局的一把鑰匙?!?/span>
2001年秋,勘探工作不斷向南北推進,確知大道長度達700米以上(近年的繼續追探可知達千米以上)。此后,許宏率隊又勘探出一條東西向大道,與之前南北向大道垂直交叉,中國第一個主干道上的“大十字路口”,找到了。
許宏認為,發現離不開推理和想象,就像探案,思辨與推理都很重要。他堅信,宮殿區就應該有圈圍設施。最終,他們勘探出四條大道,構成工整的井字形結構,把宮殿建筑群、作坊、祭祀區等劃分在不同區域內。2003年,他們終于發現了完整的宮城城墻。
被他“想”出來的宮城,面積大約有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。之后,一系列“中國之最”破土而出,3600余年前的精密大都城,眉眼逐步清晰起來——
城內是兩組坐北朝南、中軸對稱的宮室建筑群,由宮城圍墻包圍著。雙輪車奔馳于井字形大道上,宮殿區南邊,掌握王國“高科技秘密”的青銅器作坊內爐火飛濺,由手持青銅兵器的士兵護衛著……
二里頭遺址代表的,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的都城,許宏稱之為——“最早的中國”。
驚世發現背后,是一支專業的團隊。許宏直言:“我對工作規范要求極嚴格,在業務上嚴謹到偏于保守?!?/span>
高級技師王叢苗說:“許隊帶我們畫地層圖、墓葬圖等,他眼很毒,五毫米偏差都能看出來?!备S隊工作四五年后,王叢苗繪制了一幅三架人骨疊壓圖,許宏看了點點頭:“以后你再畫墓葬圖,免檢了?!?/span>
如果說剛到二里頭遺址工作時是一張白紙,那么2019年主動請辭二里頭工作隊隊長時,許宏很有信心。他說:“做到了最好的自己?!?/span>
他的主動請辭是令繼任者趙海濤感動的“瀟灑轉身”,為趙海濤創造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。
瀟灑轉身的許宏,早在2009年就給自己開辟了新天地。他說讓考古學走出象牙塔,應是考古人的“文化自覺”,他投身“公眾考古”,開微博開講座,撰文章寫專著,上電視上網站錄音頻視頻節目,是位有百萬粉絲的學術“網紅”。
作家張承志也是考古專業出身,他曾說:“仿佛這個滿身泥土的學科有一條嚴厲的門規,那就是:或者作為特殊技術工人告終,或者攀緣為思想家?!倍S宏,正走在成為“思想家”的路上。
舒緩的慢板
千年大計
大雪節氣,在二里頭遺址宮殿區發掘現場,我們見到了現任隊長、也是第四代隊長趙海濤。他45歲,高高的個頭,黝黑的膚色,帶著田野工作者風吹日曬后的典型特質。
發掘區內,布滿大大小小的探溝、墓穴、灰坑。一處新發掘區,地表裸露出大量的獸骨,趙海濤說:“這是一處沿用很多年的骨、角器加工作坊?!?/span>
趙海濤
趙海濤講話語調輕起伏小,寡言內向的他,甚而有點小羞澀。2021年12月1日,在鄭州夏文化論壇研討會上,他的分享內容高度引人關注,但他那毫無波瀾的語氣,仿佛不愿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。
2002年,趙海濤碩士論文答辯一結束,就被許宏邀請來隊工作。那時,許宏39歲,趙海濤26歲。相差13歲的兩人“亦師亦友”。2003年,許宏開始有意放手,培養他主持發掘現場。到了2010年,工地上的事兒,基本全由趙海濤具體負責。
2014年,二里頭考古發掘55周年之際,五卷本考古報告《二里頭:1999—2006》出版。報告多達四百多萬字,趙海濤承擔了180多萬字的寫作,還承擔了大量策劃與統籌工作。許宏事先公開了出版時間,給團隊加壓。
2019年10月,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正式開放。同時舉行的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上,趙海濤講“六十年工作回顧”。發言最后,說到“要感謝各級政府、各界人士特別是當地村民的大力支持,他們為二里頭付出和犧牲了很多”這句話時,“各種情緒糾合在一起”,他當眾落淚。
壓力太大了。
為了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2019年同時建成、開放,這一年來,考古隊鉆探、發掘、資料整理,全程參與遺址公園和博物館建設,多項工作齊頭并進、加班加點,“最多時工地上有30多人鉆探,近百人發掘?!彼f。
要籌備國際會議、要負責基地運營維護、要協調發掘占地的事兒、要為2000余件文物提供資料……近一年時間里,趙海濤天天清晨四五點起床,深夜12點后才能休息,為鼓勵自己堅持住,他每天在朋友圈打卡,內容全是工地建設。
一轉眼,趙海濤在二里頭工作19年了。他現在仍不輕松,工地發掘每年都有新進展,他的活動半徑就是從工作站到工地,“看每個探方的進度”。當然,“沒有娛樂,因為沒有時間娛樂?!彼f。
根據近年的新發現,趙海濤認為,二里頭都城極可能是以縱橫交錯的道路和圍墻分隔&l